水,是一種稀有資源。隨著現代社會的人口增長、工農業生產活動和城市化的急劇發展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對有限的水資源及水環境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迎來第24個“世界水日”之際,“節水”面臨的挑戰依舊嚴重。
在數據中心領域,隨著數據中心的規模不斷擴大,冷卻高密度云計算服務器所需要的水量大幅上升,這對水資源就是一種消耗及浪費。一個使用冷凍水自然冷系統的1MW數據中心,一年消耗的水就達到2.6萬噸,而隨著數據中心規模的增大,其需要的水量會更多。不難想象數據中心冷卻對水資源消耗及浪費的程度有多大。
針對水資源過度消耗及浪費的實際情況,艾默生網絡能源認為,在提高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的同時,還需要利用技術手段和科技創新來避免甚至*杜絕這一現象,取得真正的節水效果。
2025年世界用水危機度預測
“用水危機度”是指可再生水資源量與人類用水量之間的比例,如果該值超過40%,即被稱為“高度水危機”。預計2025年之前,有40億人口將會面臨高度水危機的威脅。
我國基本水情特殊、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態環境容量有限。長期積累的水資源水環境突出問題,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心頭之患”。水利工作落實好五大發展理念,當前zui為緊迫、zui為關鍵的就是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面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大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節約利用水資源,改善城鄉水環境,維護健康水生態,保障國家水安全,加快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經濟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模式,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水質監測問題突出—— 水質質檢呈現亞健康狀態
合肥南淝河水質質檢得分63-73分為亞健康狀態
3月22日是第24個世界水日,安徽省公益環保機構綠滿江淮和逍遙津街道于淮河路步行街舉辦了世界水日環保宣傳活動。同時,發布了南淝河、柘皋河河流健康計分報告,合肥人的“母親河”南淝河整體為“亞健康”狀態。
河流健康計分是一個同時具有河流健康評價和公眾環境教育功能的定量指標體系。該體系通過河流健康進行綜合評價,以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計分卡報告形式將河流健康狀況展現給流域內利益群體。2015年,綠滿江淮運用該計分卡體系,對合肥市境的南淝河和巢湖環湖河流中巢湖市境的柘皋河進行了河流健康計分,此次計分主要從五個方面考察河流健康:河流形態、水質狀況、河道保潔、生物多樣性、河岸周邊設施。
根據調研結果,南淝河上游建有董鋪水庫,當涂路橋下游建有橡皮壩蓄水,河道缺少補給水源,河流整體徑流量小。河流經合肥市區,工業企業及人口密度較大,工業和生活廢水雖然實現了達標排放,但是仍然超過地表水Ⅵ類水質標準,河流水質相對較差。兩岸植被密布、連續,綠化樹種多,野生植物種少,有人為破壞綠化的現象。故南淝河在以上五個方面得分在63到73分之間,整體為“亞健康”狀態。
水資源缺乏成為難題 河南檢測水資源匱乏成為水資源管理難題
“世界水資源量低于500就是極度水資源短缺。河南水資源總量是403.5億,相當于人均水資源只有383方左右,僅占全國的五分之一。”河南省水利廳工作人員李建順表示,我省水資源極度缺乏,當前很多地區以過度用水的方式來滿足人們日常用水需求。
我省全面實行zui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兩年多,節水效果明顯。去年全省用水總量比國家控制指標降低近50億立方米,其他節水護水目標均有明顯下降或改善。
zui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自2014年正式實施以來,我省每年對全省各地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主要考核年度目標完成情況、制度建設和措施落實情況。
zui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包括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等“三條紅線”和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等“四項制度”。著力在控制用水總量、提高用水效率上下功夫。通過推進,全省各地初步建起了用水控制體系,用水效率得到一定提高。
據介紹,全省各市縣2015年度的目標完成、制度建設和措施落實情況,均比2014年度有了較大進展。省轄市好于省直管縣(市),省轄市本級好于所轄縣(市)區。主要成效是建立健全了覆蓋全區域的水資源管理政策制度體系和控制指標體系,構建了國家對省、省對市、市對縣的三級考核格局。2015年全省用水總量211億立方,比國家控制指標降低近50億立方米;通過加強水質監測和水源地保護,以及組織開展清潔河流、節能減排、生態恢復、水污染綜合防治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比考核初期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
省水利廳水政水資源處處長郭貴明坦言,水資源量的嚴重不足仍然是當前水資源管理的一大難題。“我們水資源的規劃論證率、取水許可率比較低。還有水質的改善問題,尤其是河流經常斷流,凈化功能弱了,污水達到我們水功能區目標壓力還比較大,如何解決生態基流比較少的問題。”
從以上兩個案例來看,我國目前水資源現狀不容樂觀,尤其是在水污染治理以及淡水資源保護領域仍然問題重重。近年來,我國在生態環境治理領域不惜投入巨額資金,由于好的生態環境對于人們生存至關重要,因而不能等到污染了破壞了再來治理。目前我國各省份都在積極建設水資源保護、水質安全監測預警機制,將保護水質保護當作重中之重的工作來完成。
水質保護行動—— 建立健全水質安全預警機制
從廣東省環保廳了解到,經過多年建設,廣東在北江流域已建成水質安全預警監控體系,流域內18個自動站每天24小時監測各種主要重金屬在內的污染物,一旦發現異常即可及時警報,為相關部門提前切斷污染源、采取應急措施贏得了時間,切實保障北江作為廣州、佛山、清遠等市上千萬人的飲用水源的飲水安全。
廣東省環保廳透露,廣東擬將北江預警體系建設的成功經驗,推廣到西江、東江、韓江等重點流域,盡早構建全省水環境安全預警體系。
根據廣東省發改委關于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安排,已將西江流域(粵桂段)水質安全預警監控體系建設作為近期重點環保合作項目之一。
據悉,除了北江外,廣東省其他幾大江的水質自動監測預警能力、站點密度還有待加強,不少站點主要靠人工取樣檢測,一般只能一個月或者一周檢測一次。
對此,有環保專家提出,除了環保部門,水利水文部門、國土部門在廣東省的主要河段、地質隱患地均有涉水的監測點,水利部門在幾大江流域均有流域管理局,部分流域還有監控排污口的功能,如東江流域管理局就設有東江水資源水量水質監控系統,東江10個主要入河排污口均通過在線視頻實時監控。其是我國*對水資源進行實時水量水質雙監控的項目,也是《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的重點建設項目。
新建223個水質自動在線監測站
從山東省德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獲悉,德州市水量自動在線監測站點建設項目在政務服務中心平臺完成招標。市直及各縣市新建223個管道型自動在線監測點,為zui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提供手段和依據。
德州市水量自動在線監測站點建設項目預算為292.5萬元,主要在市直及各縣市新建223個管道型自動在線監測點。
據了解,德州市將于2016年基本建成取用水監控體系,對全部頒證取用水總量的重點用水戶實現監測或計量,主要包括地表取水取用水大戶、地下取水取用水戶,實現省市縣水資源管理過程核心信息的互聯互通和主要水資源管理業務的在線處理,為實行zui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提供技術支撐。
近幾年,中央一直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并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加強水資源監控設施建設,實時掌握來水、取水、用水和排水動態,保證*手信息的準確性、科學性和精細化,為zui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提供手段和依據。
要做到水質安全、水資源污染不斷減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采取新技術新方法對已經污染的水體進行治理,同時需要加強水資源保護立法以及破壞水資源追責制度的不斷完善,此外還需要人們樹立保護水資源的道德觀念,用道德約束人們的行為,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永遠造福子孫后代。